汽车解体厂带您了解:近日,唐山一起涉及共享汽车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,引起广泛关注。时至今日,近百辆共享汽车进驻唐山,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。然而,记者经走访发现,共享汽车尚存一些问题,可能由此引发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,此时又该由谁埋单?
8月14日,河北石家庄裕华路主干道,一辆橙色共享汽车正在行驶。该车为电动汽车,车身上贴有“扫码用车”标识,并附有二维码。
涉及共享汽车事故处理难度大
燕赵都市报8月29日刊发了一篇《女子驾驶共享汽车撞死环卫工》的文章,文章一经刊出,便引发了市民的极大关注。
记者多方调查发现,共享汽车虽然方便了人们出行,但其中仍有些问题值得关注。
交警二大队事故处理民警杨维纯介绍,5月份,在华岩路与翔云道交叉口北侧,一辆共享汽车与一辆社会车辆发生剐蹭事故。事故发生后,共享汽车使用人拒绝做出赔偿。民警赶到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,并对事故双方进行调解,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。
随后,在该起事故处理过程中,共享汽车使用人以“没钱”、“车不是我的”等理由,不配合事故处理工作,甚至拒不出面。后来,共享汽车所属公司的工作人员出面处理该起事故。经了解,该使用人在租用共享汽车前曾支付了2000元押金,但用车至今,其押金已大部分支付了用车费用,所剩无几。该公司工作人员辗转联系使用人,后形成委托关系,以共享汽车的保险进行了赔付,才最终解决此事。
杨维纯表示,处理涉及共享汽车的交通事故,其曲折和难度要大于其他事故。首先,共享汽车使用人认为自己不是车辆所有人,拒绝自掏腰包进行赔付。其次,个别共享汽车使用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,弃车离开现场,给事故处理工作带来难度。第三,使用人在租用共享汽车时支付的押金,不足以支付事故赔偿金,难以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。
共享汽车这些问题谁埋单
8月29日上午,记者来到唐山宾馆停车场,看到在充电桩前,有多辆车身写有“巴歌出行”等字样的共享汽车在充电,车窗上还贴有二维码。透过车窗记者看到,车内装饰比较简洁,车钥匙由一根钢丝拴在方向盘位置。经了解,用户需要通过下载相关手机APP,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,注册成为会员后,即可租用车辆。
记者以用户的身份致电共享汽车客服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用户在租用共享汽车时,只能以自己的身份通过手机APP进行注册,成为会员后方可租用车辆。如用自己账号打开车辆,由他人驾驶,将被罚款1000元、禁用账号。而且一旦发生事故,账号所有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。此外,使用人在驾驶共享汽车期间产生的交通违法,将由使用人自行承担。发生交通事故时,工作人员会协助使用人联系保险公司,由于在租用车辆订单里已经包含保险费用,所有事故损失在1500元以内时,车辆使用人免于赔付;损失在1500元以上时,超出部分由使用人承担20%的费用。
虽然,客户在注册账户时,会与共享汽车所属公司达成一份协议,可是共享汽车在被使用过程中,相关监管似乎仍有缺失。
如何确定共享汽车租借人与驾驶人为同一人?
共享汽车出借后,如何确定其是否用于合法用途?
发生交通事故,如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?
这些问题,值得相关部门深思,也有待共享汽车所属企业加以改进。
汽车应加上面部识别
共享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经本报刊发后,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热议。大家普遍认为,这起事故由驾驶人负主要责任没有问题,毕竟她属于无证驾驶,而且还醉驾、超速驾驶,但共享汽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。
汽车解体厂专业从事汽车解体,旧车解体,二手车报废,如有需求可随时拨打我们的电话:010-58546068